“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很久以前,莎士比亚在他的名著《哈姆雷特》中用这句明言描述了年轻王子心中的犹豫和彷徨。“读书还是打工”,多年以后,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做着如此艰难的选择。
读书不打工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很久以前,莎士比亚在他的名著《哈姆雷特》中用这句明言描述了年轻王子心中的犹豫和彷徨。“读书还是打工”,多年以后,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做着如此艰难的选择。
在多数留学生的思想中,打工和读书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打工可以支撑学业,减轻家里的负担。读书是为了快点毕业,早日找到理想的工作。但一个人每天就那么点时间,该如何分配呢?
对于这个问题,很难做一个“是”或者“否”的回答。但我们不妨从机个方面来分析探讨一下,听听过来人的故事和建议,也许大家能够得出最适合自己的答案。
我们首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去美国留学”?多数回答可能是:“镀金”,“现在国内工作不好找”,“出去看看”,“毕业以后找个好工作,过好日子”,“科研条件好”,“长知识”等等。这些回答只是对出国目的的最浅显、最表面的回答。如果我们深深的发掘一下我们的内心世界,会发现,其实我们是想比别人强。但这个答案好象还是有点概念化。什么叫比别人强?专业修养领先了几年?或者英语说的多么好?这就够了吗?还需要什么?那让我们试试这个答案:我们想比别人的生存能力更强(特种兵吹牛总说他们能在任何没有人的地方生存下去。那我们留学的人能不能说,经历了一番风雨,我们能在任何有人的地方生存下去)。恐怕没有人能反对这个答案所涵盖的范围了吧?
那么打工对此有什么帮助呢?
1. 留学的人都知道要努力学习,但大家都这样,你怎么才能成为强中之强呢?很简单,只有经历更多的压力和磨难(精神上和体力上的)。很多过来人表示,工作之后的压力更大,只有那些经受过极端艰难困苦考验的人,才能从容面对。要知道,上学时候打工是容许失败的,大不了换一家;但正式工作以后,由于涉及到办身份等因素,失败一次的损失是巨大的,甚至是承受不起的。
2. 了解社会各个层面的事情。我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但什么是知识呢?其实就是“知道的事”。你的经历越丰富,你对那个社会的认知越深刻,越有助于你融入那个社会。
3. 增加找工作的经验和技巧。这点我们会在后面详述。
4. 提高英语能力。在学校中我们的听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但口语水平呢?恐怕只限于和教授进行专业相关的交流。打工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就很多话题进行交流,这种实战机会是花钱都买不来的。
从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边读书边打工虽然很苦,但除了经济上的收获外,还能为今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