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哲:文科生不如理科生的原因

文科生不如理科生一直备受社会关注,日前留美博士生冷哲的文章《文科生为啥不如理科生?》,引起网友的激烈讨论。

   

  留学预科快讯文科生不如理科生一直备受社会关注,日前留美博士生冷哲的文章《文科生为啥不如理科生?》,引起网友的激烈讨论。

  留学预科老师介绍文理之争由来已久,从未争出个所以然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冷哲何苦掺和?原来事出有因,近日麦可思等机构联合发布《2013中国数理化(理科)基础教育白皮书》,调查显示起薪靠前的专业中理工科占据多数,而起薪垫底的十个专业却都是文科。作者于是梳理一番数据,提出文科生不如理科生的几方面原因:“专业壁垒”阻挡文科生转行步伐,学不动理科才学文科,文科生更容易“想当然”。

  冷哲的文章虽然基于数据作出分析,意在提醒文科教育的缺陷,可仅仅是旗帜鲜明的标题就足够激起读者的强烈反应了。有网友对文科生理科生的一刀切两分法“义愤填膺”,“毁梦者一号”说:按照作者的逻辑,就是我因为爱好而学了文科,从此就工资也不如人了,智商也不如人了,逻辑也不如人了,在这个世界上,我就低人一等了。作者想阐述的是理科生比文科生更有逻辑,而这篇文章从头到尾却在自我反驳这个观点,或者说自打脸,为什么呢?因为有逻辑的人,怎么可能直接用学科把活生生的人分成两类,扣个帽子就定性“文科生不如理科生”呢?

  有网友对此为作者解释说:作者并没有否定具体的某个人,没有否定你,而是用统计论证两类人的差异。甚至有人调侃,当理科生每次用数据说话,就有文科生把自己作为个例代入其中,反而暴露出不懂统计的缺陷。冷哲端的挖得一手好坑。

  理科生玩数学,文科生就没有“高大上”了吗?上哲学。一位网友思索起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天底下还有这样的道理?难道个人不是在整体里吗?既然整体都否定了,还谈什么不否定个人,简直是可笑之极。

  然而,冷哲的文章是不是对文科生“整体”的否定呢?一些网友指出作者针对的不是文科生而是某些有害的文科生思维,并认为文科生思维在媒体中已经造成了很大危害,网友“贠宁872210347”说:有些“文科生思维”正在造成社会危害,文中举出的拿茶水当尿液化验就是一例。拿茶水当尿液化验至少出现了两次,一次是2007年,一次是2012年,两次都是记者搞的,都造成很大的轰动效应,严重损害了医生和医院的名誉。新闻报导不是个人行为,众多跟风起哄者也有过错,而且在一个坑里摔倒两次,足见“文科生思维”不是个别人的问题。

  网友“卫邦”点名批评“文科生思维”的典型:特别是某些公知,天天炒作着概念。时不时就背上一段,没有点原创的。

  但也有网友对此不敢苟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都搞不清楚,理科生还好意思争辩么?网友“家邦”回应称:但是他们代表所有的文科生吗?你不能因为一个人的错误,就判其他的文科生都有问题吧。这貌似有点不客观吧。媒体代表文科人?复旦投毒是不是可以代表理工科人?我无意冒犯逝者。文理工,本身所面向研究对象不同,这种差异不代表优劣,文理工思维本身因对象不同而不同,本身并无危害,如果你一定有证明其有危害,你的初衷是有问题的,我只能这么说了。就像一把刀一样,你能简单说它是邪恶或是可以雕出美食的工具。完全是因为用他来做什么。文科思维和理科思维本身并没有你所说的危害,是你认为他有害了,所以你觉得就有害了。

  在文科生小清新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的豆瓣,网友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文章,有豆瓣网友就指出作者的论据缺陷:文章说理科生在很多行业,甚至文科典型的行业都强过文科生。田忌胜过齐威王的场次确实更多,但因此就说田忌的马强过齐威王,则论据不足。文科生中的精英完全可能集中在某几个文科垄断行业,在这些领域甩理科生几条马路。网友虽然没有什么数据支撑,倒也不失为合理想象。

  还有的豆瓣网友则表示作者给出的标准不够明确:文科生表示,看到“文科生不如理科生”这个命题,立刻会想到是以什么为标准?随着标准的不同答案自然可能不同,大而化之地讨论没什么意义。不过,冷哲既然从前述的调查出发,标准想必是收入吧。

  尽管豆瓣网友普遍支持文科生,但网友BastardSword等表达了对作者的支持:毫无疑问,单纯的文科和单纯的理科都有自己的思维缺陷,比如理科生的呆板和文科生对科学的无知。所以,同时具备两种思维方式的人往往占据优势。但是从中国眼下的情况来看,能文能理的人大部分都选择了理,在一个依然是理工为王的社会,理科生占据优势不奇怪。当年我纠结了很久,最后选择了理科,而和我的选择恐怕也是大多数人的选择。文科生从总体来说缺乏理性,崇拜非理性的人实在太多,而许多记者更是在报道中暴露出他们缺乏科学常识的缺陷。更多文章来自英国留学预科https://www.liuxue114.com/        

 

电脑版
全部课程分类
  • 立即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