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外交学院 作者:ling
外交学院拥有着一支爱岗敬业、学术专业的优秀教师队伍。他们中既有多年从事国际事务、 学术造诣的专家学者,也有在教学岗位上成绩优秀的教授讲师。目前,国际教育学院的语言类课程由外交学院英语系教师及外籍教师教授。许多老师具有外国留学、进修等工作经历。目前教授有10人,副教授25人,外籍教师17人。
外交学院拥有着一支爱岗敬业、学术专业的优秀教师队伍。他们中既有多年从事国际事务、 学术造诣的专家学者,也有在教学岗位上成绩优秀的教授讲师。目前,国际教育学院的语言类课程由外交学院英语系教师及外籍教师教授。许多老师具有外国留学、进修等工作经历。目前教授有10人,副教授25人,外籍教师17人。外交学院一直以来都是国家英语类重点高校之一,英语的教学质量尤为突出,不仅是北京市重点学科,更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国际教育学院专业课程由外交学院外交与外事管理系、国际经济学院等院系的教师教授。国际经济学院的师资力量雄厚,22位专职教师中,19位都拥有博士学位,他们科研基础扎实、创新能力突出,并善于用现代的教育教学技术丰富课程。此外,学院还不定期地邀请海内外专家及学者来校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学术交流;国外知名院校来校为学生做专题讲座等。外交学院优秀的教师团队以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为导向,为学生的素质培养和健康成长成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IBP项目学生享有与外交学院统招本科生同样的教师资源和校园及社会活动资源。
国际教育学院IBP项目师资介绍
徐梅
教授
经济学博士,外交学院教授,现任国际经济学院综合经济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公共投资、区域经济发展、会展经济、西方经济理论等。
1991年获中山大学理学学士学位
2000年获云南民族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
2003年获四川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讲授课程
讲授课程是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研究领域
公共投资、区域经济发展、会展经济、西方经济理论等。
主要成果
课题
主持200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地方公共投资空间布局优化研究》(项目批准号06CJY025).
部分论文
《世界博览会的济增长效应分析》、《论政府在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的分工合作》、《当代西方区位选择理论研究的新进展--从古典区位论到新古典区位论》、当代西方区域经济理论评析》、《区域经济运行中的微观主体地域空间依托性分析》、 区域生产力地域空间布局的宏微观环境分析》、《宏观经济运行的区域金融创新支持》、论区域生产力地域空间布局的目标与原则》、《企业间区际分工合作分析》等。
著作
《会展经济》(合著)。
王春英
教授
教育经历
1985—1989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政治学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
1989—1992年: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政治学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2—1994年:外交学院外交学系,任助教;
1994—2001年:外交学院外交学系,任讲师;
2001—2007年:外交学院外交学系,任副教授;
2007年12月起,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任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中外政治制度、政治学理论、行政管理学等。
主要学术成果
著作:
1、《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合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2、《当代中国政府》(独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近代中国政治思潮》(参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版;
4、《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合著),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
5、《监察与监督》(参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中国监察制度》(参著),中华书局1988年版。
论文/文章:
1、“论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的反腐败创新”,《新视野》,2009年第4期。
2、“浅议我国NGO管理中的第三方评估机制”,《学会》,2009年第6期。
3、“论改革开放以来民主集中制的发展——党内民主的视角”,《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4、“试析中美两国的议会外交”,《新视野》,2007年第3期。
5、“公务员法的反腐倡廉功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6、“论全国人大的对外交往”,《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7、“论我国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8、“制度变革与根除腐败”,《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9、“香港建立反腐倡廉教育机制的启示”,《外交学院2001年科学周论文集》,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此论文后被收入《“以德治国”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国言实出版社2005年版。
10、“简析香港的咨询制度”,《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论文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
11、“议会地位的变迁”,《中国公务员》1996年第11期。
12、“西方国家权力结构的演变”,《中国公务员》1996年第9期。
13、“从守夜人到管理者”,第一作者,《中国公务员》1996年第8期。
14、“三管齐下:香港廉政公署的反贪污措施”,第一作者,《中国人事》1994年第1期。
徐晓亚
副教授
从事法语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20多年,主要专业特长:法语教学、法国文学、中西文化交流。讲授课程:高级法语、法国文学、法语阅读、综合练习、当代法国文学、中西文化交流。1989 - 1994年,在瑞士洛桑大学文学院学习,获读博士学位资格。 2001 - 2002年,在法国巴黎第11大学让 . 莫奈法学院学习,获法国巴黎第11大学第三阶段大学文凭。
2001 - 2002年,在法国巴黎第11大学让 . 莫奈法学院学习,获法国巴黎第11大学第三阶段大学文凭。已发表的主要论文有:《 Images féminines dans les littératures chinoise et fran?aise》、《试析波德莱尔诗歌的音乐性》、《瑞士联邦多语制刍议》等;已出版的主要译著有:《史蒂文森夫人传》、《 Paris des Passions 》、《 刚果之行》(合译)等;已出版的专著有:《百年中法关系 》(合著);已发表的主要译文有:《漫画发展简史》;Recherche esthétique sur la nature chez André Gide,Synergies Chine,Revue du GERFLINT(法国),Numéro 4 / Année 2009等。
任远喆
副教授
学习经历:
2004年7月毕业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获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
2006年7月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获法学硕士学位。
2009年7月毕业于外交学院外交学系,获法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9年8月至今在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外交学、亚太安全
主要学术成果:
发表文章《浅析新时期中国的睦邻外交政策》,《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翻译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报告《美中关系:中国军事现代化和美中经济安全关系》,发表于《领导者》2007年第18期;参与撰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理论与实践》,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学界回眸——中国国际关系年》,北京出版社即将出版。
欧亚
副教授
研究方向:
公共外交 传媒与社会发展 舆情调查与引导
教育经历
2005/09-今: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传媒经济专业 博士
2003/09-2005/07: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传播学专业 硕士
1998/09-2002/07: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专业 学士
主要研究成果:
论文:
《瞬间效果研究:传播效果研究的新范式》,第二作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新媒体:“把公共外交做到指尖”》,《世界知识》,2011/12
《如何应对头脑和心灵——试析公共外交的信息传播策略》,2010公共外交国际研讨会会议
《微博:从嵌套性机制到盈利模式》,第二作者,《青年记者》2010/07(下)
《试论微博的中国本土化发展战略——一种基于用户培育的差异化竞争》,第二作者,《当代传播》,2010/02
《框选效果: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新方向》,《国际新闻界》,2008/03
出版著作:
《众声喧哗的背后:网络议题的形成机制与传播路径研究》(专著),经济日报出版社,2010年1月。
《媒体应对:公共外交的传播理论与实务》(第一作者),时事出版社,2011年11月。
2010年至2013年《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编委,人民日报出版社。
科研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基金项目《网络议题的生成与传播机制研究》,项目主持人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与公信力研究”的子项目,主要参与人。
外交部“国内涉外交舆情的民意引导机制研究”,主要参与人。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与推广,主要参与人。
朱丹丹
2009年起在外交学院工作,现为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副教授,外交学教研室主任。
教育背景
2004.10 - 2009.6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关系史学系,获博士学位
2002.10 - 2003.10 英国剑桥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获硕士学位
2000.8 - 2001.7 获教育部留学基金公派布达佩斯罗兰大学学习
1997.9 - 2001.7 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学系,获学士学位
研究方向
对外政策分析、国际关系史、当代中国对外关系、媒体与对外政策
科研成果
专著:
1956: Mao’s China and the Hungarian Crisis,美国康奈尔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
译著:
《国际关系:重要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年9月出版
参与写作:
《和平·和谐·合作——中国外交十年历程》(第1章、第18章),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年出版
《走向一体化的欧洲》,(第5至7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年出版
论文:
1. "The Hungarian Revolution and the Origins of China's Great Leap Policies 1956-57" Cold War History 12 no. 3 (2012)
2. "China's Diplomatic and Political Involvement in the 1956 Hungarian Crisis" Journal of Asian Politics and History fall no.1(2012)
3、《略论对外政策分析中的现代国家概念》,《新视野》,2013年第3期;
4、《革命理想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新原则”》,《外交评论》,2013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外交》,2013年第8期全文转载)
5、《50年代中后期中国调整和平共处对外政策的历史考察》,社科院世界史所国际会议论文集收录,世界知识出版社,2014年出版)
6、《网络时代美国国家安全框架下的信息安全与对外政策》,北京市与中央在京高校共建项目,2014年4月结项
讲授课程
对外政策分析、当代中国外交、媒体与对外政策
梁晓君
2006年8月来外交学院外交学系工作,现任副教授。
学术背景:
1990年9月—1995年7月在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
1996年9月—1999年7月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习,获法学硕士学位
2003年9月—2006年7月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
2005年10-12月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访学
2012年2-4月美国美利坚大学访问学者
2012年5-6月瑞典安全和发展政策研究所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外交谈判中国周边关系 英国政治与外交
教学工作
讲授《当代中国外交》、《外交谈判技巧》、《英国政治与外交》课程。
(一)著作:
(专著)《英国欧洲政策之国内成因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
(译著)《民主与独裁:国家权力的性质和限度》,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二)学术论文:
1.“英国疑欧派解析”,《欧洲研究》,2005年第3期。
2. “抉择—在大西洋主义和欧洲主义之间”,《国际论坛》,2005年第5期。
3. “日本国民性之政治地理学解读’,《国际论坛》,2005年第6期。
4. “经验主义政治与和谐社会构建”,《学术前沿与学科发展》,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
5. “外交谈判战略浅析”,《国际政治研究》,2008年第2期。
6. “塑造国家形象—试论周恩来文化外交”,《外交评论》,2008年第2期。
7. “英国政治的欧洲化:以欧洲政策制定为例”,《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8. “Chinese Official negotiators: Mindset and Practice” Asian Papers Institute of Security & Development Policy Stockholm Sweden December 2012.
陈雪飞
副教授2008年5月起在外交学院任教,现任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公共外交教研室主任。
学习经历:
1997-2001年,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政法系,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
2001-2004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
2004-2007年,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性别研究中心(心理学系),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
公共外交、跨文化研究、人际交往心理学
担任课程:
跨文化交流、交流心理学、公众演说、冲突交流等
从业以来的学术成果:
一、著作:
1、《跨文化交流论》,2010年10月由时事出版社出版。
二、译著:
1、《登上巅峰的女性》(第二译者),2009年6月由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出版。
2、《爱之道与爱之力:道德转变的类型因素与技术》,2011年7月由上海三联出版社出版。
三、论文:
1、“面子”的跨文化探究,2009年11月发表于《外交学院2008年科学周论文集》。
2、女性领导者融合家庭内外的跨文化比较,2011年3月发表于《妇女研究论丛》。
3、建立“内引模式”机制,拓展公共外交深度,2011年5月31日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报》。
4、Feminist Psychology in China,2011年8月发表于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Feminism,由Springer Publishing出版。
5、新加坡公共外交的内引模式,2011年9月发表于《公共外交季刊》。
周加李
副教授
学习经历:
2002年9月-2005年7月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硕士学位
1999年9月-2000年7月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进修)
1995年9月-1999年7月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学院(进修)
1995年8月-1998年6月 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0年1月--至今 外交学院.公共外交教研室/研究中心,任讲师
2006年8月--2010年1月 外交学院.交流学教研室,任助教,讲师
2005年8月-2006年8月 外交学院.东亚研究中心,任研究实习员
1995年9月-2001年11月 武警交通指挥部施工处,任助理员,中尉军官
1990年3月-1995年9月 武警湖南省总队文工团,任舞蹈演员,战士,少尉军官
主要研究方向:
个人形象塑造、国际政治与国家形象、礼仪、人际交流
讲授课程:
《涉外礼仪》、《交流中的个人形象塑造》、《交流学》
专著:
《服装可以简单 配饰不能马虎》,中国科学出版社集团新世纪书局,2011年11月版。
《对外交流与个人形象塑造》,时事出版社,2012年10月版。
论文与文章:
2006年1月至5月《华人高尔夫周刊》专栏作者,每周一篇专栏文章。
1. “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的四大矛盾分析”,载于《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10月
2. “政治领导者如何塑造才能形象?”,载于《大江周刊》,2011年12期。
3. “论非语言符号在交流中的重要性”,载于《外交评论》,2011年增刊,4月15日出版。
4. “公共外交中的沟通技巧:让西方人听得懂我们的话”,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4月14日(179期)第16版。
5. “女大学生求职------除了整容还可以做什么?”,载于《出国与就业》,2010年12月。
6. “政治领导者“公共形象”塑造探析”,载于《科技信息》,2009年11月14日,第32期。
7. “人治与法治是否可以结合?----以新加坡模式为例”,载于《外交学院2008年科学周论文集》,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11月。
8. 穿什么参加好友婚礼不会失礼?,载于《瑞丽服饰美容》,2008年10月号。
9. “外交学院‘公众演说’课程授课模式探索”,载于《现代教育 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2008年5月第一版,现代教育出版社。
10.“希拉里与季莫申科公共形象比较研究”,载于《时代人物》,(2008年第2期)
11.“东亚合作中的民主问题探讨”,载于《东北亚研究》(2007年第3期)
12.“从问题中探询进步的方向 ???爱知世博会中国馆的不足”,载于《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6年增刊,总第92期)
13.“新加坡文化选择到底是连贯性还是断裂性-与董淮平商榷”,载于《学术前沿与学科发展外交学院2005年科学周论文集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9月)
14.“质疑‘高尔夫美女’质疑”,载于《高尔夫度假》,(2006年9-10月刊)
15.“提高人与人交流的质量 当高尔夫交流成学问”,载于《华人高尔夫周刊》(2006年03月28日)
16.“李光耀的文化认同与新加坡现代化的文化选择”,载于《南洋问题研究》(2006年第2期)
17.“爱知世博会——日本作为举办方的成功之处”,载于《中外会展》(2006年第6期)
18.“日本爱知世博会环保管窥 ”,载于《中国会展》(2006年第5期)
19.“民主在东南亚的前提条件和发展趋势”,载于《东南亚研究》(2004年第6期)
20.“对‘东亚模式’是否形成质疑的质疑”,载于《东北亚研究》(2004年第3期)
邓鑫
副教授
教育背景:
2005年获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经济学学士
2010年获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经济学博士
主要讲授课程:
讲授金融学、国际金融学、商业银行管理等课程
主要研究领域:
商业银行、国际金融理论与区域金融稳定
主要研究成果:
主要著作及教材:
1.《国有商业银行注资问题研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1年12月
2.《公司财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年6月
3.《中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年5月
4.《受用一生的银行理财课》,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10月
主要论文:
1.危机后的美国银行业,《银行家》,2013年3月
2.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最新发展,《银行家》,2012年12月
3.新资本监管办法下大型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研究,《新金融》,2012年8月
4.国有制的回归与演进:最新发展,《银行家》,2012年6月
5.全球粮食安全警钟敲响下的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第17期
6.中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与发展现状综述,《新金融》,2011年12月
7.国有商业银行注资后的绩效评估,《银行家》,2011年12月
8.另一角度看巴塞尔协议Ⅲ,《银行家》,2010年10月
9.2009~2010年全国性商业银行财务分析报告,《银行家》,2010年8月
主要课题研究:
2010年8月至今,参与各年度“全国性商业银行竞争力报告”,《银行家》杂志项目
2010年11月至今,参与各年度“中国经济外交年度报告”,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学院集体项目
2011年9月,参与“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预研项目
2012年6月,参与“Is the Sino-U.S. Relation a Win-Win or Zero-Sum Game in Nature”。引进海外高层次文教专家重点支持项目
2012年12月,参与“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金融格局变化及中国的战略”。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科研创新重大项目
2013年6月,主持“东亚区域金融稳定与中日韩金融合作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青年启动项目
杨光
讲师
教育背景:
1993-1997吉林大学商学院会计学专业经济学学士学位。
1997-2000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经济学硕士学位方向:西方会计理论与方法。
执业资格: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非执业会员。
讲授课程:
曾讲授:会计学、财政学、公司理财、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金融企业会计等课程。
目前讲授:会计学、金融企业会计、中级财务管理等课程。
研究领域:
会计学、中印经济外交。
主要科研成果:
入世后我国会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001年外交学院科学周论文集;会计国际化协调和中国会计,外交学院学报2003-3。
参编:《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解析全球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研究报告:《中国经济外交年度报告》(2010)、《中国经济外交年度报告》(2011)、《中国经济外交年度报告》(2012)、《中国经济外交年度报告》(2013),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2013年出版。
获奖情况:
2004年外交学院第四届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奖二等奖。
2007年外交学院第二届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
2009年北京市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赛三等奖,教案二等奖。
2012年外交学院2012年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奖二等奖。
刘铁国
讲师
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研究员鲁东大学公文文献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小说
开设课程:应用文写作、中国古代小说、中国现当代文学简史。
备注:因篇幅有限,以上为IBP项目部分老师简介,如有疑问请来电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