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作者:lili
11月30日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的《中国高等教育舆情报告(2015)》发布会上,备受关注的“2014年中国高等教育舆情10大热点事件”发布,“2014年将成史上更难就业季”、“传全国一半高校转型职教”、“传‘211’、‘985’工程取消”位列前三。
11月30日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的《中国高等教育舆情报告(2015)》发布会上,备受关注的“2014年中国高等教育舆情10大热点事件”发布,“2014年将成史上更难就业季”、“传全国一半高校转型职教”、“传‘211’、‘985’工程取消”位列前三。
《中国高等教育舆情报告(2015)》是由中国传媒大学高等教育传播与舆情监测研究中心研制、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是国内第一本有关中国高等教育舆情的专业性研究报告。高教舆情是民众对高等教育有关问题的情绪或态度的反应。加强高教舆情管理,有助于为高教改革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推动高教改革的顺利进行,实现高教治理中的多元、参与、合作、互动。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廖祥忠教授、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吴向、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副总编任怀民、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洪成文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刘宏宇博士,以及中国传媒大学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编辑出席发布会。发布会由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段鹏教授主持。
发布会上,廖祥忠副校长首先致辞。他祝贺《中国高等教育舆情报告(2015)》(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出版发布,充分肯定了《报告》取得的开拓性成绩,并指出以大数据监测为基础的高教舆情研究是当前教育管理部门亟需关注的主题,是高等教育研究的新视角,必将对高等教育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
吴向副总编在致辞中对《报告》的研究内容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期待今后双方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洪成文所长在致辞中指出,高等教育舆情服务的对象分为政府管理部门、高等学校、高等教育研究者三类。《报告》用大数据说话,为三类服务对象描绘了不同主题的舆情发展模式,引领了高教舆情研究的前沿方向。
《报告》主编、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王保华教授在发布会上全面介绍了报告的特色和亮点,分析了高等教育舆情发展的态势,对2014年中国高等教育舆情10大热点事件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高等教育舆情研究的路径和发展方向,强调在大数据背景下,应进一步创新研究方法,加强舆情研判和分析。
《报告》是对2014年中国高等教育舆情发展景观的全面展示,是高等教育研究者和管理者进一步研究高等教育舆情的重要参考。《报告》具有突出高教治理主题、强调技术自主创新、注重用大数据说话、坚持跨学科研究、体现专业化水准等五个特点。
《报告》的出版对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有重要意义。移动互联时代,利用大数据监测和研究高等教育传播舆情,对引导高等教育舆论、服务政府教育决策、提升教育治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高教舆论引导具有为高等教育改革保驾护航的重要功能。基于大数据基础之上的高等教育网络信息分析,能够对高等教育各类主题的研究提供了量化的描述,并通过对某些专题进行深化和跟踪分析,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中国传媒大学高教传播与舆情监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自2014年10月1日正式成立以来,“以舆情监测研判高教问题、以传播力量撬动高教变革”为中心使命,以“成为最具公信力的高教智库”为中心愿景。2015年5月29日,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和中国传媒大学签署协议,在中心的基础上共建“全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测评估研究基地”,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教学评估开展传播工作,打造高等教育质量传播高水平研究平台。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民生》周刊、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北京青年报、新京报、京华时报、新华网、人民网等媒体对本次发布会进行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