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韩国有韩国的学习方法

反观中国的同龄人,大部分都在非常务实地准备出国、考研、考公务员或找工作,不敢“浪费”一丁点时间,非常害怕被这个飞速前进的社会“抛在后面”

 因为各种原因,我所在的复旦大学有很多韩国留学生,所占比例在全国高校中数一数二。中国人对于韩国留学生评价正负均有,但是慢慢相处下来,我发现抛开情绪化,韩国同龄人身上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比如他们普遍具有的“游学”情结。
    朴同学是我所在专业的大二学生,8年前跟着父母来到上海。最近,她的妈妈居然带着她的妹妹去了马来西亚居住,据说是为了让孩子“同时学好中文和英语”。
    像这样具有国际化背景的韩国大学生不在少数。朴同学的朋友金小姐出生在英国,高中跟随着父母来到上海,她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是:大三下学期休学去西班牙学习西班牙语,随后去美国实习,等到在复旦完成学业后,再回到英国攻读硕士,随后在澳大利亚从政。
    即使是家境并不算富裕,不能够随心所欲全球“游学”的韩国同学,也经常在周末组团前往长三角各处游玩,还不时抓住个周末去北京或者南方。4年下来,他们游历过的中国城市可能比同班的许多中国同学都要多。
    同处东亚的韩国大学生敢于“浪费时间”周游列国的人生选择,既很新鲜,又很让我羡慕。反观中国的同龄人,大部分都在非常务实地准备出国、考研、考公务员或找工作,不少人甚至已经提前将人生规划到了哪一年结婚、哪一年买房、哪一年买车,小心翼翼,不敢“浪费”一丁点时间,非常害怕被这个飞速前进的社会“抛在后面”。
    韩国大学生不仅是“游”,更在努力地“学”。在学校里,朴同学和另外四五个韩国同学组成了读书小组,每周四上午都会聚在一起讨论课业及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由于不太理解中文表述的国际政治知识,他们甚至找来了韩文版的相关书籍来学习。中、英、韩文不停转换使用是很多韩国大学生的常态。
    除此以外,她有时还会参加韩国同学组织的“政治分析学会”,成员主要是大三学生,讨论从中国未来发展到中韩两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前景等等各种重大问题。这样的讨论会频率很高,几乎天天都有,有时甚至还会拉上中国房东一起聊。
    中国大学生在茶余饭后又会聊些什么呢?除了交流各种考试和找工作的信息之外,我们也会抽出时间来关心那些重大又无实际用处的话题,并且展开辩论吗?
    以上可以看出,两个国家,两种学习方法,两种观念,到底哪种更适合我们呢?还要根据自己的情况!
电脑版
全部课程分类
  • 立即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