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学院邀请上外王恩铭教授来二外举办讲座

   北二外贝拉国际高中(http://www.51guoji.com/dewgyxy/)获悉:2016年4月28日下午,应翻译学院的邀请,上海外国语大学王恩铭教授来我校举办了一场精彩的讲座,主题为“跨文化交际中对‘他者’文化的误读”。他以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为例,就跨文化交际中对“他者”文化的误读这一主题与同学们分享了他的观点。

  他首先从翻译行为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切入,指出翻译本质上是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如果对跨文化交际的概念、符号缺乏了解,就难以胜任翻译工作。而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又是了解美国社会价值观,进而洞悉西方“他者”文化的一扇窗户。“个人主义”是中国人最为熟悉,也是影响广泛的美国文化符号之一,王教授以美国殖民历史中的重大事件为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个人主义”在美利坚土地上建立、发展的历程。他才思敏捷、妙语连珠,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谈及“个人主义”的发展历程时,王教授指出“个人主义”发展历程中伴随着众多对于这一文化概念的误读,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呈现出渐变式演变和发展;它的内涵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动态演变;它并非有百利而无一害,而是有利有弊;它在美利坚主要反映白人中产阶级男性的价值观,并非所有社会阶层都奉“个人主义”为圭臬;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绝非水火不容,二者的平衡恰恰是美国繁荣强大的密码之一。
  在讲到美国如何追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平衡时,王教授结合美国民族特性发展三阶段,讲解了美国如何在宗教、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处理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对立关系,做到既保证个人信仰自由又维系神圣共同体的尊严;既保护个人政治自由权利,又保证平等理念的实现;既实现个人奋斗的 “美国梦”又鼓励人们参与“公民社会”的建设;既珍视个人尊严和价值,又不损害共同利益。指出这些经验对解决我国目前的社会矛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最后,王教授引用爱默生、托克维尔、拉胥等著名学者的经典著作,对美国文化中“个人主义”的本质做了精辟的总结,他将美国人比喻成“孤独的人群”,简洁形象地为美国文化中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矛盾做了注脚。
  讲座结束后,王恩铭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互动,耐心解答了同学们关于个人发展、美国大选等热门话题的提问。值得一提的是,在讲座中王教授全程使用英文演讲,同学们被其出色的演讲能力、扎实的学术功底、新颖的思考视角、幽默的谈吐所折服,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讲座在热烈欢乐的气氛中落下帷幕。
  王恩铭教授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美国研究中心负责人,中华美国学会、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和上海美国研究学会会员,其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史、美国文化与社会、现代美国妇女研究。
上一篇:贝拉国际教育美国荣誉课程商务酒会(贵阳)成功举办
下一篇:教育的意义在于唤醒灵魂
电脑版
全部课程分类
  • 立即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