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期留学美国 这样真的好吗?

在赴美的留学动向中,其向低龄化的发展, 留学低龄化,是一个目前非常明显的趋势。因为工作原因,我也经常读到许多留学业内及各教育人士对此趋势的看法。总结起来,基本可以概括为一句,那便是机会与风险并存。

      留学,是中国教育改革并同世界教育交流汇通的一个表象。在赴美的留学动向中,其向低龄化的发展, 留学低龄化,是一个目前非常明显的趋势。因为工作原因,我也经常读到许多留学业内及各教育人士对此趋势的看法。总结起来,基本可以概括为一句,那便是机会与风险并存。在留学成潮的如今,怎样学会去规避其中的风险, 并最大化留学能为学生未来带来的机会,便成为家庭及各社会研究和探讨的时尚话题。在此,我只想以自己在美国高中生活学习经验,为有志愿低龄留学的孩子及家长带来一些见解。也或今天的留学生的情况相对于十几年前的自己已是今非昔比,但美国高中的教育系统准则和道理,却没有过多改变。

  关于语言学习

  曾经留学圈里很流行的一个词语便是Culture Shock 也就是文化冲击,再翻译得骇人一些, 那就是文化休克。 之所以一开始用了”曾经”二字,是因为这种到美国之后感受到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已经不复存在。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改革,政商两界以及民间的频繁交换, 使得我们对大洋彼岸这个国度的陌生感已经不再难以招架。然而,语言学习及生活适应依旧如今留学生是存在的一大问题。美国大多数中学对国际学生都有着标准化语言考试成绩的要求, 这类考试主要包括TOEFL SSAT以及新近的TOEFL Junior. 许多热门地区的优秀高中在这方面的要求甚至超过了不少大学的入学门槛。

  这样近乎于不公平的要求,一方面是由于留学人数的激增使得学校不得已采取提升门槛的方法来筛选申请人, 而另一方面, 也是学校保证其录取学生能最快适应学习生活的必要方式。 可以非常确定地讲, 对语言的适应, 学习和掌握, 绝大部分是在入学之后的时间里积累起来的。 我们觉得十分棘手的这些语言类考试, 在一个全英语的环境里, 只能是一个进门的条件。 所以, 对于英语语言的学习和加强,尤其是口语对话和阅读理解的训练, 不能光靠临考前的冲刺, 而要在留学前的一年甚至两年内,循序渐进地开始准备。 这样在临考的一刻, 才能让学生自己有足够的自信,能够从容面对。 这样考出的高分,不是靠运气刷出来的奇迹, 而是真正高能力的体现。学生年龄越小, 对一种语言的接受能力便越强。 无论从发音, 理解到运用上都是能直接体现的。 中学阶段是一个非常有优势的留学节点, 此时的学生, 既不会失去自己母语的基础,又能有去完全掌握一门甚至多门外语的机会。这样的时间, 在一生中,只得一次。

  关于择校

  许多家长和学生在选择学校的时候非常纠结,特别是在衡量一个学校的教育质量的时候, 不是看一些所谓排名, 便是看学校毕业生的SAT平均分。 我认为这都是片面而不妥当的。美国教育的真正优势, 并不只在于零星的几所顶级名校, 而是整个国家平均教育水平的优秀, 对于大学和中学, 都是这个道理。这包括了设施, 师资及周围环境的综合水平。 一所学校, 之所以能存在, 有一定的历史, 那就必定有其存在的理由。再者, 我们要从理性的思想上意识到,仅高中毕业而获诺贝尔奖者, 至今而未之有也。这也许说得有些极端, 可道理很浅显, 进入一所知名的高中, 就算有着优秀的成绩, 顺利毕业, 也只能说是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开了一个好头。 在高中阶段, 除了学习基础各学科的知识外, 我们更需要培养的是学生的交流交际能力,一种自信度,和找到对未来方向的规划。 我们经常提到一个理念: 希望学生能找到最合适的学校, 也就是归结于这个因素。同时, 在择校的时候, 确实是百闻不如一见, 如果有机会去校园走访, 或参加学校的冬夏令营等活动, 是能确定该学校是否合适自己的最直观的感受。学生和家长不应该只拘泥于分数或盲从一些所谓热门地区。 名校固然是非常好的,也的确是一个检验自己竞争力的挑战。 但相比起名校的光环, 让自己真正得到成长, 而能做明星学生的学校,会更加有意义。

  关于学习压力

  也许直到小学毕业,美国学生的学校生活基本上都是处在一种无压力状态。真正的系统学习,也可以说是施压的起点,便是从初高中开始,以高中阶段更为明显。 在美国学校学生自主选课这一众所周知的事实,便是美国因材施教的最明显体现。这更是对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培养的第一步。 学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并发现自己的兴趣及优势, 从而更有效率地积累,才能为自己今后的学习甚至生活创造新的机遇。 美国中学考试是有的, 但却不只是期中或期末考试分数,而是靠着课堂表现,阶段测验,以及数次考试的按比例综合评定最后得出的综合评估成绩。考试也并不是没有排名, 但这排名却从来不会公开, 让学生明白为自己学习这条简单而重要的道理。 课程的难度也是随自己的意愿和能力来定, 并不是所有的美国学生数学能力都很糟糕,我相信你在AP微积分的课堂里一定可以找到和你棋逢对手的美国伙伴。 我深刻感觉到, 高中阶段也是开始为学生打下跨领域(interdisciplinary)学习能力基础的时期, 许多课程要求学生能触类旁通, 灵活运用其他学科中所学到的知识, 这无论是在文学还是理科方面, 都能体现。老师授课时也会经常如此, 比如在进阶的统计学课堂上, 你不但能学到统计学知识,而且你会明白这门学科同历史学的关系,你会了解到包括Mosteller-Wallace两位统计学大家如何利用统计学的去解决关于美国建国历史的学术分歧。这些在高中时期建立起来的机制,习惯,都将成为学生顺利适应今后大学时期学习的根基。

  关于留学的目的和决定

  在年少时期选择走出国门,去直接感受异国的文化,这样的变革,应该是学生人生中的第一次,也可以说是最关键的一次。我们需要承认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留学, 更不是任何人都能在这样年少的时候便能具备应有的能力。 这样的决策,要求的不仅是来自家庭的支持,更重要的还有学生自己那份希望去见识的主动和勇气。 这样的能力也不会是与生俱来, 而是需要锻炼和培养的。 每一次的出国经历, 每一次的语言学习包括每一次在校内外的成就或失败, 都是成长的一部分。 在决定中学留学的时候, 不要仅仅看作是进入大学的跳板,而是应该去认真对待这份投资。相信用心经营的结果, 是若干年后自己心仪学府的录取信,更是拿到那封信后,有信心迈入学校的大门,并能享受之后生活为你带来的所有幸福,欣喜和挑战。

  玄奘天竺学法往返两国历时十载有七,虽然我这十二年留美时光不及于他,但我也诚心希望,这综上所言,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实留学生活的最大考验,在于对自己的把持, 如何能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一样的声音和眼光中,不迷失自己的主张, 懂得去汲取文化中的精华, 规避其糟粕。 这样的能力如果养成, 才能算是有一个完整的留学经历。 最后, 期待各位已经走上, 或即将迈上这留学路的少年们, 都能有一份忠于自己的收获。

电脑版
全部课程分类
  • 立即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