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留学预科(https://www.liuxue114.com/sdnuflc/)报道:国内接受教育已让同学们养成了一种习惯,就是学校发课本,但是到美国你就需要自己去买教材,而且数量很多。
大多数文科专业,每一门课程都会指定3~4本书,还有期刊论文、书选章节、报纸和网络文章等复印材料。开学第一次课教授把本学期的课程计划下发,上面有每次课讨论什么内容、要看什么材料、作业是什么,还有考核形式和评分标准,等等。教授上课采取组织专题讨论的形式,每次围绕一个专题展开,书和材料都是学生课下阅读。一些偏理科的课程教材会少一些,但通常是每本都又厚又重,你背包里绝不愿意再放第二本。
学生拿到课程计划后第一项任务就是去买教材。大学开学第一周,乃至第二三周的主题,基本上是围绕教材展开的,校园里或计算机房到处是行色匆匆的找书人。
买教材这事儿不但老师不管,系里也不会组织团购,反而躲得远远的。你绝对看不到系楼道的墙边上堆满成捆书本的景象。
在美国,教材的买和卖是完全市场化的,学生可以有多种选择,完全自己解决。系里和任课教师不介入、不过问。教学与经营划界清楚、泾渭分明,因此看不到垄断、代办和利益纠缠。即便教授自己的书选入教材了,也必须是到外边书店去买。
三四本书或许不算多,但你不会只选一门课吧-一般全时(full-time)学生要求每个学期要选3门以上的课,勤奋一点的会选4~5门,再多就受不了了。非全时(part-time)在职学生选课会少一点,但要更长时间才能毕业。一学期3~4门课,加在一起就是十几本到20来本书,都要学生自己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