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越来越多的学校,尤其是高中课程阶段开始引入诸如A-level、IB、AP、BC等国际课程,一方面是中国教育国际化的需要,有利于中国高中借鉴国际课程优势,提升课程改革质量。另一方面也是教育适应国内学生多样化需求的必然发展趋势。
但是,在此国际教育热潮云涌之际,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国际教育的老师,我想分享如下观点,仅供家长们择校参考:
国际项目不是学校教育的全部
任何一种国际项目,都不应该完全替代一所学校的教育,而只能是学校整体教育的一部分,否则学校就成了留学中心了。所以要关注学校的整体教育项目,除了国际项目之外,学校还提供什么样的校本课程和活动指导都应是家长择校时的考量。因此家长除了研究国际项目本身,还有必要关注以下几点:
1、学校是否视人生规划为学生自我发展的前提
缺乏主动性也是因为学生对自己的人生缺乏规划。而“人生规划”在国内教育和家庭教育中较为缺失。还停留在初步的、空洞的“理想教育”上,缺乏具体的、专业的、系统的、令学生震撼从而信服的落实措施。更可怕的是,中国家长习惯了“给孩子铺路”,其实就是替代学生自己的规划。既然家长已经把路都划好了,孩子似乎只能走这条路了,那就没有自己规划的必要了。不是自己规划的,也就没有“爬也要走完的坚持”了。因此,一所学校能否非常重视对学生人生规划的指导,能否有一套切实可行的、专业的指导方案应该成为家长择校的重大考量。
2、学生高中毕业后是否可以适应海外学习和生活
您所选择的国际班,能否真正让孩子在语言、知识、心理、文化等方面做好海外大学学习的充分准备?根据很多学生海外学习的经验,国内国际课程的学习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孩子仍然不能完全适应外海大学的学习。国内的语言培训短时间内提高了分数,但并没有真正地、踏实地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国内的学习方式依然是应试和低层思维的训练,孩子们脱离了中国高考的束缚,却又陷入“洋高考”的桎梏。学生无法深入融入西方社会。回国就业还不见得能与中国环境“接地气”。成了“假洋鬼子”,处境尴尬。所以,家长自己需要理智关注除了语言提升之外的更多方面,学校是否有落实措施。
3、学校教育是否关注学生心智的成熟
很多孩子长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除了学术学习,对人情世故、言谈举止、思想独立与成熟、心胸豁达、意志坚定等品质缺乏关注和培养。学校评价以分数论高低,德育、智慧教育、社交、礼仪、情商教育等仅仅停留在宣传和形式上,效果甚微。国际班级则强调“语言”、“全英语”等,轻“内容”。“大思想、大智慧”的培养受到语言障碍的制约。东方文化也受到忽视甚至“歧视”,而西方文化又不能深入习得。心智进步速度减慢。这其实也是国人片面理解个性发展的一个具体体现。国际班或者实验班把发展学生个性作为一个教育目标,但却形而上学地把个性发展主要理解为个人特长、才能、智力、兴趣的发展;而在个人才能的发展上,也主要着眼于尖子人才,对个人潜能普遍开发。而几乎不设计人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人格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分析能力等属于人的精神生命的培养与发展。这也是著名的教育大家叶澜老师所倡导的“生命观”教育哲学。他认为:“教育是一项面向生命的事业,而且是为了促进人的精神生命主动发展的伟大事业。”叶老师曾痛惜现今的教育“缺乏一种基本的人性教育,缺少对生命的敬畏、关爱和尊重。”
4、学校是否关注高层思维与低层思维的平衡
教育学家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术把人的思维层次分为六小类,两大类。属于低层思维的是记忆、理解和应用,高层思维则有分析、评价和创新。中国传统教育把重点放在底层思维的训练上,而美国教育的优势则是对高层思维的强调。这也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重要差异。可见,应试教育的本质上考察学生的“知识”和“智力”。而素质教育的本质则考察学生的“见识”与“修养”。我认为,只有真正平衡高低层的思维的教育才是真正融合中西教育优势的教育。但如何融合?学校有何具体落实措施?是停留在理念上?还是展示在活动中?还是落实在日常教学中?我认为,只有落实在每个学科的每日教学中,才真正对学生思维层次的训练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5、学校是否关注学生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很多国际项目都强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是学生适应海外大学学习方式的必由之路。这些能力的形成,需要学生涉猎广泛的知识,有专业老师的引导,更重要的是有足够的机会锻炼。而国内的很多国际高中,迫于备考的压力,根本没有多少时间进行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据我了解,国内的很多IB项目在这方面做的很好,这不仅仅是IB项目本身的要求,也是因为读IB项目的学生自身学习能力较强,操作起来方便。但中下游学生就应该放弃这项能力的锻炼吗?他们就必须成为“洋高考”的奴隶吗?难度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与应试成绩的提高相矛盾吗?办学者是急功近利还是潜心做教育?通过考量学校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就可以判断一二。
6、学校是否关注孩子未来的幸福
很多孩子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他并不开心快乐。他的未来能幸福吗?尽管孩子具有了丰富的知识,但由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很多方面的缺失,孩子是否具有平和的心态、智慧的思维、成熟的思想、强健的体魄、现代的技能、坚强的意志和高雅的气质?这些都关系着孩子未来的幸福。而过度的“成功教育”,是否能真正让孩子幸福?这其实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关注。正如王厥轩老师指出:“中国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打得很扎实,但却存在明显的三个不足,一是知识面很窄,二是缺乏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三是默会知识明显欠缺,如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积极的情感体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等情感领域的默会知识明显不足。而所有这些,恰恰是支撑人的精神、灵活和动力所在。”学校能否把教育主攻方向放在情感领域?有没有把培养学生的自信作为自己神圣的天职?如果一所学校的孩子不快乐,厌学情绪严重,他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必将以失败者的心态走上社会。
项目落实比项目种类更重要
无论是哪种国际项目,都有其生命力和优势,不要太迷信于其表面的宣传,关键是要关注项目的落实措施和保障手段。比如:
1、英语教学是否是变相的语言培训
英语教学成了单纯的语言培训,其实是急功近利的做法,效果未必就好。托福和SAT考试是考察学生真实的语言能力,没有足够的积累就没有真实的提高。拔苗助长的短期培训,满足了家长和孩子的心理需要,不一定就有真实效果;即使有了一点应试效果,也不会真正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所以学习英语要有踏实的积累,没有捷径。当然,为了应试,也应该有应试准备,以提高学习速度。就是所谓的“真英语+加速度”。
2、课程设置是否是文理分化或单一应试
很多学校很功利地仅把海外大学统考科目如托福、SAT等科目作为重点,或者根据中国学生的优势只开设数理化等科目,而事关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的人文学科却开设不足甚至干脆不开。而高中成绩证明也敢乱开。可能学生能够因为漂亮的成绩单进入海外大学,而他们实际的人文素养、知识体系等并不足备。
我们不能为进入海外大学而牺牲孩子的教育,进入大学并不能证明孩子就接受了优质的教育。尤其是不能因为功利的应试而忽视孩子们人文素养的教育。也不能因为强调语言而忽视了教育的思想、价值观和具体学术内容等。更不能因为强调国际化而贬低了民族的东西,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3、课堂教学是否高效、高端
课堂教学是落实教育理念和目标的最常规阵地,因此一个教育项目的教学理念和课堂落实措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项目是否有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要求?还是仅仅依靠教师个体创造力的发挥?其理念和要求是否符合孩子们的智力和心理发展规律?是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确保学生处于高效思考和积极思维的状态?是否确保学生不仅有记忆、理解、应用基本知识的学习过程,更有分析、评价和创新的高层思维训练?关注课堂上实际发生了什么比看项目自身优势更有意义。
4、社会实践是否是功利的摆设
申请海外大学不仅仅需要学术表现,还要看学生的领导力等一些非学术的表现。而中国高中生,只有两年半的时间,疲于应付各种高难度考试,极少有时间去真正做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组织的很多活动尽管也有些很高端,但大多数是为升学而设计的。缺少真实性和持续性。这与海外大学所看重的“志愿者精神”、“社会责任感”其实是相去甚远的。社会实践活动应该公益性、服务性、自发性和持续性等特点。要让孩子真正地去研究社会问题,真正去服务社会,他收获的也绝不仅仅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服务社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交际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教学团队是否是拼凑虚高
教师是落实教育教学的最核心力量,教师的组成和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一个项目的教育质量。不是所有外国人都是教师,也不是所有外国人都强于中国人。教师的作用不应该只是教书,更应该是教学生。教师又足够的高度,能够折服孩子,成为孩子的人生导师。从而影响孩子一生。从这种意义上讲,选教师比选学校更重要。所以一定要了解项目师资的具体情况,越详细越好。
6、学生管理是否能“收放自如”
海外大学学习风格要求自主、自觉、主动。因此,促成学生自我发展,应是国际课程关注的重要方面,也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在。 当我们的孩子学习无主动性的时候,因家长期望学校的老师严格管理,及时督促。但如果一所学校只懂“收”,不敢“放”,教育的前提是“不信任,处处设卡,“防范于未然”,突出一个“防”字。学生怎会有“承担自己责任”的锻炼机会,又如何“收放自如”。
很多家长感觉孩子和自己的沟通越来越少,越来越浅,甚至是越来越有隔阂,故对孩子内心的发展倍加担忧。其实老师们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与孩子沟通是老师和家长都需要重视的问题。中学生处于心理的“断奶期”,懵懂幼稚的“小大人”们开始寻求思想和行为上的独立。与他们沟通需要首先了解他们的特点并学习一些基本的沟通技巧和策略。甚至对于“90后”的他们,还要首先“读懂他们的语言”。而对于这些,我们首先就缺乏正视现实的意识,没有虚心地去学习。造成“好心办错事”的尴尬。而且我们习惯了把自己的标准、期望压给孩子,而我们的价值、理念不见的都是孩子们可以接受的,更不应该成为“孩子们”必须接受的。家长和老师能否民主地对待孩子?能否谦卑地反思自己不仅要“继往”,更要“开来”?这些都将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教育效果。
因此,请花点时间去发现,一所学校是否能突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责任”。能否把孩子看成“小大人”?能否平等、民主地尊重每个个体?能否给孩子们一个范围而不是一条道路?因为这些不仅可以帮助孩子适应海外学习和生活,更会对孩子一生产生深远影响。
7、留学指导是否沦为中介服务
家长为了省心省力和稳妥,往往会选择留学中介服务,对孩子出国留学事务大包大揽。中介机构也推出所谓的“全方位贴心服务”。这在当前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学校,应该明白,指导学生增加对海外教育、海外生活的理解,提高学生海外生存技能是高中阶段必不可少的准备。而且也是引领孩子树立明确目标的需要。因此,学校需要在起始年级就应该逐步开设类似国际教育理解、海外大学文化、海外生活指导等课程,最终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申请大学的能力。留学指导老师是去指导而不是替学生代完成申请。
总之,国际项目琳琅满目,各自特色异彩纷呈。但教育不是赶时髦追风,更不是攀比炫耀。作为家长,大家需要对自己的孩子一生幸福负责,静下心来,民主地和孩子讨论规划;出去走走,亲眼看看世界;四处问问专家老师,取长补短;冷静下来,做出您理智的选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