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国留学生赴美留学的历史之路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留学 作者: holiday

从清代120位留学美国的幼童到20多万留学美国的大军,中国学生赴美求学历经160多年的历史,已从精英化留学趋势转为平民化留学的趋势。

     据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留学https://www.liuxue114.com/shnufz/)悉从清代120位留学美国的幼童到20多万留学美国的大军,中国学生赴美求学历经160多年的历史,已从精英化留学趋势转为平民化留学的趋势。

  “我们一定要赢(Win)!因为我们有闳(Wing)!”从19世纪50年代,美国耶鲁大学的校园里流传着这样一句加油口号。
  “闳”即指容闳(粤语发音为Yung Wing),“中国留学第一人”。1847年,容闳与同学黄胜、黄宽赴美求学。7年之后容闳学成归来之后,开始致力于西学东渐的未来发展态势,开创了最早的中国留美的教育事业。
  现如今160多年过去以后,昔日“筚路蓝缕”的求学之路俨然已经成为了一条开阔大道。当人们正在为今日的美国留学生低龄化趋势担忧及探讨之时,那些中国留学美国学习的“先驱们”彼时也不过是孩童的模样。
  大清留美幼童多数是出身贫苦的阶层
  中国的近代史上首次大批官派留学潮发生在洋务运动时期。1871年,清廷重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联名上奏清政府:“挑选聪颖幼童赴美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师夷长技以制夷”。次年起到1875年,清政府先后选派了120名10岁至16岁的幼童,分四批赴美留学,留学计划长达15年。
  当时,美国还是国人眼中的“蛮夷之地”。因此这些留美幼童,包括带队的容闳在内,大多出身贫苦。临行前,幼童赴美需要家长签字画押。其中幼童詹天佑的父亲就在保证书上写道:“兹有子天佑,情愿送赴宪局带往花旗国肄业学习技艺,回来之日听从差遣,不得在国外逗留生理。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
  这句“生死各安天命”并非徒来的悲情。据记载,留美幼童个个学习用功,成绩优良。但他们因为用功过度,加之身体单薄,常常病倒。其中就有3人积劳成疾,客死美国。
  早期的留美选拔遵循“少而精”的原则,用李鸿章的话说,需选拔“志趣远大、品质朴实、不牵于家累、不役于纷纭者”。这些幼童被选出后,还要再经考试选入预备学校学习中西文化至少一年才能赴美。到了美国后,他们每周都需要用文言文写一篇作文,如果写不出来,就会被先生打屁股。
  但即便学业紧张,留美幼童中亦有能文能武者。一位耶鲁大学教授曾在自传中记述了他的中国同学:“这些男孩子穿着打扮和我们一样,只是头上留着长长的辫子。他们玩橄榄球的时候,会把辫子藏在衬衣里,或盘在头上……我们玩的所有游戏对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但他们很快就成了棒球、橄榄球、冰球的好手,在花式滑冰场上技术更是超群……”
  可惜的是,由于清政府唯恐这些留美幼童全盘接受西方文化,对儒学孔教失去兴趣,1881年夏,清政府将这些留美学生全部撤回。留美幼童计划随之夭折。
  近代中国官派留美生百里挑一
  留美幼童回国后,逐渐在外交、教育、矿业、铁路等各领域显现出非凡的才能。他们中出现了“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华大学最早的校长唐国安、民国第一位总理唐绍仪……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批留美学生中,许多人还在对外抗击侵略战争中奋勇当先,表现出了极大的爱国热情。据学者统计,在各类反侵略战争中,殉国的留学生有8人之多。
电脑版
全部课程分类
  • 立即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