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中产阶级似乎是个特例。在新加坡,中产阶级跟低收入阶层一样,也享受了大量的政府补贴。这集中体现在新加坡的公共住房政策上。在绝大多数国家,公共住房是低收入阶层才能享有的特殊待遇。
有人将新加坡中产阶级比喻为夹在上下两个阶层之间的“三明治阶层”:一方面,随着社会竞争加剧,他们无法挤进高收入阶层;另一方面,他们又无法像低收入阶层一样,获得由国家提供的各种福利补贴。而中产阶级面临的这种不上不下的困境,在整体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会显得尤为突出。这是因为在生产领域,中产阶级往往是代表资方管理劳动者的一个群体。当经济下滑企业收缩时,很多企业最先裁撤的往往是中层的管理职位,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各国的中产阶级普遍感受到较大的生活压力。而在新加坡政府慷慨的公共住房政策下,超过90%的新加坡公民有资格以远低于市价的价格购得“组屋”,而被排除在外的10%则是新加坡社会的富裕阶层。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公共住房相对简陋,不能与所谓的“中产阶级生活”相称。但新加坡的组屋可以称得上“奢侈”,很多组屋都有3到4间卧室、两个卫生间,以及宽敞明亮的客厅。不仅如此,政府对于组屋的维护也是十分到位。最近几天,笔者租住的“组屋”就正在经历一次装修。装修的内容包括更换所有卫生间和厨房的管道、电线,重新铺设防水和瓷砖,安装新马桶和淋浴设施,另外还安装了一个全新的防盗门。因为整个工程由政府资助,笔者的房东只需要承担全部装修费用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