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浙大留学预科 作者:佚名
在许多中国父母眼里,“优秀”的定义就是成绩好。教育界的评定标准也如此。虽然近年来多了“综合素质”这一项,但也基本形同虚设。盛产人才的美国是如何定义“优秀”的?
美国人看中的是“态度”,即对人对事是否严谨、是否上心。他们不喜欢纸上谈兵,不需要擅长侃侃而谈却毫无动手能力的书虫,在美国,优秀的学生具备的最根本的素质是实践。在实验课上,中国学生善于通过公式演算,得出正确答案,所以不会专注于做实验,从实验中得到结果。但对美国人而言,即使他们明白了原理和公式,也会抱着对科学负责的态度,把实验当成未曾接粗过的新事物,亲身体验其中的真理。
美国人好新事物,喜欢创新。即使在简单、机械的工作中,他们都会不懈寻求最佳方法。比如:用锤子钉大头针。他们开始可能按常理用锤子敲打大头针,但发现效率不高时,他们可能会放下锤子,直接用手去摁大头针。当手被摁痛时,他们又会重新拿起锤子,用锤子末端摁大头针,再用锤头从另一端拔出大头针。这样一来,事半功倍的方法就找到了。而中国人可能永远就按照惯例,拿着锤子钉。当发现美国人的好方法时,便开始模仿。
在心态上,美国人更愿意相信真善美。这归功于美国“人的教育”,如何为人处世。这些从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都能看见,比如打招呼的艺术,绅士风度等等。是一个民族流传下来的优良习惯,进而形成一个国家的文化。
所以,美国人眼里的“优秀”是一种习惯,同时也需要不断更新。而不是埋头苦干或一味地模仿。